民族服装店名字怎么起或者儿童服装店起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族服装店名字怎么起,以及儿童服装店起名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以文物保护利用绘就文化传承发展新画卷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伫立在中华文明的岁月星河,遍布中华大地的一件件文物串联起历史的脉络,突出展现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演进和中外文明交流的历史图景。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如何循着历史的脉络,找寻文明的根源,绘就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画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性地落到了每一位文物工作者身上。

文物保护滋养文化传承发展之基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与底蕴。文物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依托,亦是滋养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文物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新时代文物事业蓬勃发展,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连绵不绝的生机与活力。

多年来,文物工作者始终坚持保护第一,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赓续历史文脉。文物保护法修改积极推进, 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施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强化文物保护空间管控要求。建立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完成全国石窟寺、长征遗址、黄河文物等专项调查,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增至141座,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1336个。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项,长城、大运河保护管理获得国际社会好评。“十四五”以来组织实施15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石窟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等得到有效保护,长江叁峡文物、西藏重点文物、山西南部早期建筑、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延安革命旧址群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相继竣工。孔府档桉、战国楚简等6.2万件(套)馆藏珍贵文物和出土文物得到修复,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基本完成,出台实施廊桥保护叁年行动计划,有效改善重要文物保存状况。多部门联合出台涉文物犯罪法律适用意见,协同推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文物行政执法制度、火灾风险防范指南落地见效,文物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严防、严管、严打、严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文物保护要靠科技。文物领域对现代科技的集成应用和跨界融合能力显着提昇,古代壁画保护、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饱水漆木器保护、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等领域技术水平进入国际第一梯队。馆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发掘方舱、考古现场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文物云建设工程加强文物数据资源跨地区、跨层级统筹管理、全民共享,“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公布19类壁画专题6500余份素材供全社会免费使用。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全链条”提昇,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赋力、赋能、赋彩。

积跬步至千里。经过多年努力,文物保存现状得到根本改变,分布广泛而又类型丰富的文物资源,诠释着内容丰富、气韵生动的中国精神,构筑起绵延中华民族历史、纵贯民族复兴进程、赓续民族精神血脉的精神谱系,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深厚滋养。

文物考古研究阐释点亮文化传承发展之路

“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

“崇龙尚玉”红山遗址、“文明圣地”良渚遗址、“礼出东方”焦家遗址、“最初中国”陶寺遗址、“华夏主脉”二里头遗址、“商邑翼翼”殷墟遗址……于历史深处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传承,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考古和历史文明研究逐步深入,沿着中华大地上的江河湖泊和山川地理,展现了祖先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孕育成长,描绘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动人画卷。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入第五期,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打破了西方学术界对“文明标准”的话语垄断。“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围绕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夏文化研究等重大历史问题,“十四五”以来系统实施18项重大考古研究课题、268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殷墟等考古新发现备受关注。科技考古快速发展,实验室进驻考古现场,现代科技手段和科研成果应用更为普遍,考古发现和分析能力得到显着增强。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入坞,南海1500米深度海域取得世界级重要发现,水下考古开启深海考古新阶段,进一步勾勒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宏大进程,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全面深化。

边疆考古提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见证,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高昌故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和西藏玛不错、桑达隆果等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发现,逐渐构建新疆、西藏地区历史发展脉络,为引导当地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物证据,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北庭故城遗址的众多考古发现实证了汉唐元等中央王朝对西域实施有效治理的历史。众多考古研究成果全景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文化特质和发展历程。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透过对珍贵历史文物的考古发掘与阐释,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先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审美取向等,不断深化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点亮未来之路。

文物活化利用激活文化传承发展之力

文化传承发展在时间维度中,不仅意味着今人连接古人,还意味着今人传向后人,让中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文物活化利用作为“源头活水”,是推动文化繁荣,激发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何以中国”读懂华夏大地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在“汉字中国”领略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相互成就的历史长卷......6565家备桉博物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阵地。“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说话”,不断丰富人民历史文化滋养。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摄制推出《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寻古中国》《古韵新声》《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中国国宝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精品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文化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其传承与发展在一代代人的持续努力中不断展现。我们看到,博物馆里过七夕、迎中秋、贺新春已成常态,博物馆作为群众文化休闲和欢度佳节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有意愿走进博物馆,去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而不断加深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近年来,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加强协作,主动作为,革命文物焕发勃勃生机,成为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的不竭源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等300余项重要党史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献礼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蒙藏学校旧址保护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期落成开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闽西、金寨、延安革命旧址群等连片保护和整体展示项目助力老区振兴,红色资源发挥重要教育作用,生动传播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中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在新时代,秉持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中华文明正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文物工作者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兼收并蓄的姿态,积极将文化遗产外交工作融入国家外交,持续实施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深化“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交流合作,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和中国-中亚峰会文明对话思路,在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吸收借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推进文化传承取得长足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文物工作者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彰显文物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独特优势,更好发挥文物实证历史、传承文化、传播文明、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用文物的力量,筑牢文明的根基,书写文化的未来。

(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 执笔:李瑞)

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音乐村”老达保的歌声为何经久不息

云南有个“音乐村”,当地人靠唱歌跳舞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这个村叫老达保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祜族口传史诗“牡帕密帕”的传承地,被誉为“音乐村”。

多年来,“音乐村”的歌声为何经久不息?记者调研发现,多年来当地打造“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党员带头传承挖掘民族文化、培育农文旅产业,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齐心协力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大山里崛起“音乐村”

“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蓝天白云下,绿水青山间,老达保村的歌声响彻云霄。

老达保村全村常住人口有116户480多人,其中拉祜族占99%。走进村里,干栏式拉祜族民居整齐排列,民族文化传承馆、乡村舞台以及芦笙坊、艺织坊独具特色,硬化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屋内现代家具家电已经不是稀罕物。

“拿起锄头干活,放下锄头唱歌”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全村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9人,自创的拉祜民歌有300多首,吉他都有200多把。”老达保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彭娜儿说。

而在2013年以前,老达保村还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寨,村里水、电、路不通,贫困发生率曾高达79%。2013年6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拉祜族村民李娜倮牵头成立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村民们入股参与分红。

近年来,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老达保擦亮“快乐拉祜”品牌,先后创作推出《老达保拉祜风情》实景剧以及《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300余支原生态歌曲和舞蹈,还走进了国家大剧院,登上了春晚舞台。

据统计,从演艺公司成立至2022年年底,光就地演出就有960余场次,接待游客15.3万余人次,实现演出收入475万元,群众分红395万元,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98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万元。

“我们越来越有信心,一定要把公司经营好。”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董事长张扎啊说。

2018年,老达保民族文化助脱贫入选联合国“中国扶贫成就展”。2020年8月,老达保村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10月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成为云南省40多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95元。

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

记者在老达保村最大的感受是,从组织演出、利益分配、村庄建设等各个环节,群众参与的热情都很高。近年来,不少“00后”也回来建设家乡。

“音乐村”歌声经久不息的秘诀中,利益分配机制很关键。老达保村不仅歌唱得好,还念好了“蛋糕经”。

在老达保村,如何分配收益是激发群众积极性的关键。“78、99……”记者在一场演出后看到,参演群众纷纷到彭娜儿那里登记一个数字。

“演出机会是均等的,拉祜族群众中重名的人多,我们登记了每家的门牌号,分收入时按照每家出的人头来给。”彭娜儿说,演艺公司带动全村每户至少1人参加演艺,演出收入占村民收入五分之二左右。

59岁的村民李石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拉祜族芦笙舞传承人。跳芦笙舞、唱《打猎歌》、弹吉他,他样样在行。李石开还把自家的传统房屋改造成民宿,一共有6个房间,经常住满。

记者了解到,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老达保的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形成发展共同体,村集体还对收益部分进行二次分配,用于设施维护、扶弱助学等公益事业。为保证演出质量,收益按村集体2%、公司18%、村民80%的比例分配。

“从演艺公司董事长到普通村民都按劳分配。跳不动芦笙舞的老人会有一份集体关爱收入。”李娜倮说。

老达保村的红火,也是基层党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缩影。小小的山村,涌现出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娜倮和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彭娜儿等诸多先进典型。2021年,老达保党支部还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李娜倮虽然受教育程度不高,却创作出了《快乐拉祜》《实在舍不得》等40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培养民间艺人500余人,带头结成20多个“文艺队党员+群众”的帮带对子,用生动的歌舞宣讲好党的好政策。

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老达保村依托自身资源发展新业态,进一步做大“蛋糕”,推出蔬菜园、彩色稻田、咖啡馆等田园观光体验项目,将农事农活变成文化体验。如今,老达保的文旅业更加红火,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就超过1.4万人次。

去年4月,村民李娜丕打造的偶屿·达家咖啡屋开业了。这是45岁的她继民族服饰制作之后的又一次创业。“这间咖啡屋是我家房屋改造成的,特意请了装修公司来设计,我还专门去外地学了咖啡冲泡。”她说。

不只是老达保村,在“拉祜族摆舞之乡”澜沧县东回镇班利村,2022年春节10余名群众携作品《摆出一个春天》登上总台春晚舞台。为将农文旅融合发展做深做实,村里还开起了陶艺馆、烘焙室、咖啡馆等10多个特色体验馆。

目前,澜沧县把老达保、班利文旅园等一批旅游点串联起来,打响本地文旅IP。据统计,2022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640.1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7.34亿元,分别比2021年同期增长113.77%和91.04%。

长期研究民族地区发展的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段金生认为:“理顺政府、企业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强调村民的主体地位,提昇其自我发展能力,让每个参与主体都能获益,才能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

今年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澜沧县委书记刘继宏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组织作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市场主体得利、集体受益、群众增收。(记者吉哲鹏 何春好)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